为热爱而燃烧 因奉献而无悔——记中国游泳功乐动LDSportsAPP网站勋教练徐国义
发布时间:2024-04-18 17:08:06

  “只要让我在泳池边多留一天,我就赚了一天我宁愿开心地倒在泳池边,也不愿意躺在病床上,看着天花板、数着时钟一分一秒,郁闷等死。”

  “为中国游泳奉献,就是我的本职工作,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也是心甘情愿的。”

  徐国义好钻研、敢创新,执教26年来以工匠精神锤炼游泳技术,点亮通往最高领奖台的路途。他谦逊低调,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严于律己,是队员们眼中有梦想、有激情而又十分严厉的教练,也是正直、善良的“徐爸爸”。他培养了奥运冠军叶诗文、中国男子仰泳首个世界冠军徐嘉余,以及陈慧佳、李朱濠、朱梦惠、柳雅欣等众多游泳名将。不忘初心、执著追求、无私奉献是他的生命底色,牢记使命、为国争光是他的生命最强音。

  “国义把游泳印在了生命里,刻在了血脉里。”徐国义的妻子、同为国家游泳队教练的楼霞如是说。在徐国义的好兄弟、国家游泳队教练王爱民看来:“国义的工作状态是没有边界、没有时空限制的。一天24小时他都处在工作的状态,时时刻刻都在思考训练、钻研技术。”王爱民的眼中,徐国义是个善良、谦逊低调、大气、讲义气、做事认真又细心,非常睿智和充满正能量的人。他对游泳事业执著、热爱,对朋友真挚,身边的人都深受感染。“国义为热爱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是他的情怀和执着以及高尚的人格支撑了他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圈里人说到国义时,每个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情怀,彰显了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浙江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瑶心情沉重地惋惜道:“徐国义的去世是我国和我省游泳事业的重大损失。徐国义有着远大的理想,始终保持永攀高峰的精气神。他视游泳事业为生命,喜欢潜心钻研训练,在研究技术方面特别痴迷,走在了行业最前沿。徐国义的身上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他诠释了作为优秀教练的高尚情怀。他说过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但他是一个好教练、好老师,一生潜心钻研、忘我工作,为国家游泳事业心甘情愿地奉献一生、奋斗一生。”

  徐国义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凡的成就,为中国游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立下了不朽丰碑。中国游泳协会主席周继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游泳最需要他的时候,徐国义教练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怀念他的最好方式,是学习榜样、继承遗志。徐国义教练的优良品质,使他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是执着追求的榜样,始终把为国争光视做自己最高的人生理想,以扎扎实实的工匠精神,一辈子只为做好游泳这一件事;他又是无私奉献的榜样,以忘我的精神不懈奋斗,为了国之大义甘愿自我牺牲,为中国游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还是科学求实的榜样,他带的运动员,不但成材率高,而且在世界大赛上取得好成绩的成功率也高,这是科学训练、求真务实、因材施教的结果。”周继红期望中国游泳界能够将徐国义的优秀品质与精神继承发扬下去:“徐国义教练的未竟事业,我们必须继承下来、替他完成。现在,中国游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他的那种品质和精神,需要像他那样高尚、像他那样奋斗,需要像他那样的视野和境界。同样,现在的中国游泳也比以往时候更需要以优异的成绩、严明的纪律、良好的作风去完成他的遗愿和未竟的事业。我相信在他的榜样感召下、在他的精神激励下,中国游泳运动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1970年徐国义出生在浙江宁波,12岁时进入浙江省队,成为一名专业游泳运动员。以混合泳为主项的徐国义曾获得全国第三名。那时中国游泳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他还游不过国外的女运动员。如今中国游泳已经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坚持技术优先的徐国义摸索出了世界领先的游泳技术。他带领叶诗文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斩获女子200米和400米个人混合泳两枚金牌,并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

  然而就在2015年底备战里约奥运会的关键时刻,正在昆明带队员进行高原训练的徐国义因为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去医院就诊,那时大家还以为他只是普通的感冒。一张脑部核磁检查片子打破了生活的宁静。徐国义默默回到北京接受了开颅手术,多发性的脑部肿瘤让他的病情达到了4级。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楼霞回忆起曾经的种种,几度哽咽:“第一次手术完清醒后他第一句话就问,队员在昆明是谁在带啊?他们的身体情况、训练情况怎么样?如果不行训练要调整一下。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队员们,根本没有在乎自己的病情。”

  那时徐国义和楼霞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因为根据以往的病例,像徐国义这种情况的病人一般的生存期最多只有一年半到两年。最让徐国义放心不下的还是运动员们,他们对于徐国义和楼霞来说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徐国义带他们训练,更教他们做人,他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长成才、不负青春。“他们选择了我,我就要有担当,要对他们负责。我是用情在带他们,他们比以前更自律、懂事,更能接受艰苦的训练。我也会严格要求他们要自律、要积极向上,为自己在美好的年华里留下最美好的记忆。希望他们都能不负青春!”

  徐国义操心着孩子们的一切,却不要孩子们为他担心。病情有多严重,情况有多危急,孩子们了解得少之又少,他不想影响他们的备战。要强的他也不希望孩子们看到他病重软弱的样子。手术前后孩子们提出的探望要求,都被他拒绝了。孩子们在病床旁挂上了加油打气的标语,也都在他的要求下摘掉了,因为他怕看到这些标语会伤心落泪。

  2015年12月底做完手术,转年的4月初徐国义就飞到广州,看孩子们的奥运会预选赛。不到5个月的时间,徐国义便回到了训练一线。一切又回到以往的节奏,只是他的头上多了一顶挡住伤疤的棒球帽。当他再一次走进游泳馆时,他感慨着:“我感觉我还可以,我又回来了。”尽管坚守训练一线对于徐国义来说是精力与心力的双重挑战,但他说训练场上的教练员一定要有激情。他认定的就要以身作则做到,“训练中教练员要有气场、有气势,就是喊个预备起都要用洪亮的声音,进了训练场,我就要精神抖擞、满腔热血引导他们往前走。”泳池边徐国义洪亮的声音,他在陆上给队员们讲解技术时丰富的肢体动作,都印刻在了王爱民和同事们的脑海中。

  楼霞形容徐国义一进入游泳馆就像脱缰的野马,没人能够管得住。“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体健康。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游泳,只要在他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他干一天我陪他一天。”就这样,楼霞一如既往默默支持着徐国义的事业,只是“日常工作”多了一项每天监督徐国义按时吃药,因为他自己总忘。楼霞自己的身体也不好,曾经在2010年做过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但为了支持徐国义的事业,她个人的事情全部自己来做,徐国义生活中的事事无巨细也都由她一手操办,她不想让徐国义为生活的琐碎分心,要让他专注在训练、比赛中。在楼霞悉心的照顾下,徐国义一天比一天恢复得好,这也让他有了奔赴里约奥运会赛场的念头。

  从杭州飞到里约需要辗转多地,一路上要奔波30多个小时,再加上时差,徐嘉余这样的大小伙子都吃不消。而徐国义毅然前往,他要在现场为孩子们加油打气。最终里约奥运会上徐国义执教的7名队员全部游进决赛,徐嘉余在100米仰泳决赛中以0.34秒的微弱劣势摘得银牌,实现了中国男子仰泳在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对此,徐国义在欣喜的同时也深感遗憾,他总想如果自己没有生病耽误训练,也许结果会不同。

  徐国义没有让遗憾延续。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上,徐嘉余成功摘得100米仰泳金牌,成为中国男子仰泳首个世界冠军,为中国游泳书写了新的华丽篇章。当徐嘉余把金牌挂在徐国义脖子上时,徐国义和弟子紧紧相拥,笑得灿烂。

  徐嘉余曾和徐国义说要一起比到2022年杭州亚运会,同事们也都还想着要与徐国义继续在东京奥运会上并肩战斗,就当大家都认为徐国义能够康复时,2019年光州世锦赛前夕,徐国义因病情复发再次入院治疗。“世锦赛前在美国外训时他就表现出来一些症状,但并不明显,回到北京复查发现肿瘤复发,7月初住院进行了微创手术。”楼霞回忆说,“这次手术对他的记忆力有些影响。当时手术醒来时他冲着我说,你200米一定要达标。他把我当成了队员,我当时都听傻了,愣在那里。他变得健忘,但唯独记住的还是游泳。”对于这一切,备战世锦赛的孩子们依旧“一无所知”。“我们都是瞒着队员的,怕影响他们世锦赛的发挥,就只是跟他们说去治疗一下,治好了就回去了。”

  光州世锦赛如期开幕。病房里的徐国义虽然身体状况欠佳,但心系赛场上弟子们的他每天都追着看电视上的赛事直播。楼霞说那时候徐国义躺在病床上看比赛看得起劲,“他看小叶(叶诗文)、甲鱼(徐嘉余)的每一场比赛,预赛看完就发信息跟他们沟通,鼓励他们。他一直都不放心他们。”在这届比赛上,叶诗文以两枚银牌宣告自己的回归,徐嘉余则是蝉联了100米仰泳的冠军。徐嘉余一直保留着与徐国义的完整微信聊天记录,他会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默默翻看恩师的教诲。他告诉记者:“100米仰泳夺冠后徐导回我语音说游得还可以。我们的目标不在这里,在东京奥运会。回去要好好吃饭,好好休息,要去牵拉,把接下来的比赛比好。这些我都记得。”

  这次微创手术后两个月,徐国义再次创造了“奇迹”,在楼霞的搀扶下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泳池。然而这次回归让身边的人心疼不已。“那时候他的状况已经非常不好了,但他还是坚持每天去游泳馆。我能感受到他身体不舒服,走路已经有点不稳了,但他还是坚持给我们讲技术,做示范时他挺疲惫的,他还是尽量把动作做到极致。只有他把动作做得更完整更到位,我们才能理解得更透彻。我们都挺心疼的。”叶诗文回忆道:“他生病了也不休息,坚持带我们。他觉得自己生病是小事。他总是说不想要虚度每一天,他永远觉得时间不够用,他很想抓住每一天的训练。他每天带我们训练的点点滴滴都是最让我感动的。只要他在游泳池边,就能更加激励我们训练,我们也更有动力,看到他带训练就会觉得心里非常有底,非常想要练好。”楼霞还是那个最懂他的人:“他是个很要强的人,特别不想把最软弱的一面展现在大家面前,他希望在大家面前永远是坚强、积极、健康的形象。”

  结束训练课回到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公寓,徐国义还找到负责徐嘉余、叶诗文等队员日常体能训练的体能外教扎克,交流队员们近期的体能训练情况,探讨如何为他们制订更具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计划。徐国义的敬业精神给扎克留下了深刻印象:“徐导在生病后依旧活跃在训练一线,我看到了他对于帮助运动员和队伍实现目标的决心。他是勇敢的、无私的、充满情怀的。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看到他与队员们如此亲密的关系,我想这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徐导对他的队员还有身边的同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队里的每个人不仅因为他的学识与成就尊重敬仰他,同时也会像家人一样关心他。徐导知道如何帮助运动员发挥出最大潜能,助力他们成为顶尖选手。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像他一样优秀的教练员。”

  随后不久,徐国义病情严重再次入院,去年11月初他进行了第二次开颅手术。术后他的病情每况愈下,但他依旧惦念着孩子们,每晚他都要与楼霞视频通话了解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当时的情景楼霞记忆犹新:“那时候他已经不太愿意讲话了,基本上都是我在说。一说到队员、说到训练,他就眼睛发光,感觉整个人都竖起来一样。我跟他说徐嘉余、叶诗文都挺好的,徐嘉余的队内测验成绩也很好,他就很高兴地点点头。”

  2020年7月19日,徐国义的生命在50岁画下了休止符。尽管身边的人一直亲历了他病情的不断恶化,但是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一天的到来,多希望他的强大信念、他的永不放弃能够继续创造奇迹。楼霞选了一张徐国义笑得最灿烂的照片作遗像,因为她知道徐国义要把最坚强、最积极向上、最美好的一面留给大家。失去至亲的伤痛需要时间来慢慢抚平。楼霞写下了《我多想陪你更久》的诗作,以款款深情寄托哀思“我愿意倾我所有,陪着你带领游泳队员们劲游,我理解你一生只献身给游泳一件事,没要孩子的我们把队员当自己的孩子”

  前些天,徐嘉余自己一个人又重温了一遍徐国义参加录制的那期《朗读者》节目,他说:“我想再看看他,听听他说话。徐导的话我都记得,也都会努力去做。徐导安心,您对学生的期望学生清楚记得,光州蝉联时您在病榻上对我讲,这不算什么,东京才是你的舞台。徐导走好,待明年盛夏,带金牌回家看您!感恩戴德永不忘!”胜利时的相拥庆贺、失利时的温柔安慰,徐爸爸的严厉与宠爱,浸润着叶诗文的思念。“您教导我长大,带我走上最高领奖台,陪伴我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也是您教会了我们强大、专注、永不放弃。在您的培养下,我们都成为更优秀的人。”叶诗文说:“他无私地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泳池,奉献给了我们。他是正直、自信、阳光,有梦想、有激情的徐爸爸。他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而他高尚的品格也将继续鞭策我们前行。”

  在徐国义极少更新的个人微博下,泳迷们留下了深深的敬意与祝愿。“伟大的徐教练一路走好。”“您和爱徒们都很优秀,您辛苦了。”“感谢您为运动员们的付出和帮助,在天堂安好。”“徐导一路走好,您会变成天上的星星,指引着您心爱的弟子们。”“有些人走了,但他还活着致敬伟大的教练,感谢您对浙江游泳队,乃至中国游泳队作出的贡献。”

  在中国游泳功勋教练徐国义执教的26年里,他紧紧把握每一天的训练,钻研技术是他的每日“功课”。夯实基础、技术为王、细节制胜的理念,贯穿了徐国义的整个执教生涯。

  “他视游泳事业为生命,喜欢潜心钻研游泳训练的那些事,在研究技术方面特别痴迷,可以说是走在行业最前沿。”在浙江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瑶看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徐国义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多年来,“请进来、走出去”战略让国家游泳队的教练员们能够接触并学习到国际先进的游泳教学理念等,更好地取长补短。徐国义便受益其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阔,我对于游泳的理解更加深入,对于项目知识乐动LDSportsAPP网站、规律等有了初步认识。”每天守着一池碧水的徐国义思绪始终离不开对技术的钻研。如何在身体条件更占优的欧美选手面前扬长避短,凭借更加先进的技术在对抗中取胜,是徐国义一直致力研究的课题。“游泳是个讲求技术的项目,也需要强大的体能,这需要我们在训练中很好地把控。因为我很喜欢钻研技术,所以才会每天去想、去设计训练,有时也需要灵光一现,教练员是需要悟性的,没有悟性的教练员成不了大器。”

  在同事、朋友们眼中,徐国义是“智多星”“小诸葛”。当运动员时如此,1994年当教练后也是如此。

  国家队教练员王爱民和徐国义一起共事了11年。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公寓里住对门的两个人时常晚上一起在房间里聊天,两人的话题永远绕不开训练和日常管理。“国义的工作状态是没有边界、没有时空限制的。一天24小时他都处在工作状态,时时刻刻都在思考训练、钻研技术。他经常跟我说,没事的时候或者是休息的时候,只要一闭上眼睛就在想如何让运动员游得更快。他下了大量功夫,我一直在向他学习。”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交流,王爱民发现徐国义对于游泳技术的理解很独特、很到位,常常能一针见血地直击问题根源。“国义是非常睿智的人。他的训练强度设计非常巧妙,训练计划精准且灵活多变,能够根据运动员当天的身心状态进行积极调整,他的赛前调控能力也堪称艺术。他对运动员的训练管理和选材要求很高,他的队员比赛成功率高,基本每次比赛都会提高成绩。每次大赛前盘点时,他对于成绩的预判都基本实现,这体现出他对世界一流竞技水平的掌握和对运动员状态的把控。”

  郑瑶曾担任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与徐国义有较多的接触交流。郑瑶说:“我总跟他交流,要不断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理念、技术,他也每次都很自信地回复,任何大赛中,对手有任何新的技术动作,我都会第一时间研究学习。他不仅是大家印象中最重视技术的教练之一,也是与时俱进、十分重视体能的教练之一。他善于与体能教练及时沟通,针对叶诗文、徐嘉余的短板,共同制订体能训练计划,努力取得最好的成效。”

  2018年12月10日,在国际泳联世界水上大会金牌教练讲习班上,徐国义分享了《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情况调整训练思路》的主题演讲。面向世界各地的同行,他倾囊相授。徐国义在训练过程中始终坚持技术第一的原则,紧紧围绕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去要求、重复、执行。

  徐国义认为运动员在水中首先要具备保持“平、直、尖、紧、高、稳”的良好流线型姿势以及保持这一姿势的身体条件和能力。“提高动力、减小阻力”是他游泳技术的核心内容。而技术的实施与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素质、能力、肌肉类型、神经特性、性格特点等紧密相关。王爱民认为徐国义的训练抓住了强度和技术两个重点。他说:“国义一直在研究如何在加强体能训练的同时减阻、增加推动力,不做无意义的消耗,只有经济化地使用体能、巧用技术才能扬长避短与欧美选手抗衡。他对每一个技术细节都抠得非常细致,他和我聊过仰泳,他对仰泳手入水的深度、抓水的力量等都有非常细致的研究。”

  徐国义曾给王爱民支过招。那时王爱民正为一个以长距离自由泳为主项的女运动员在长池与短池中的表现“苦恼”。王爱民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短池(25米)比赛因为转身多、速度快,成绩一般要比在长池(50米)里游起来快得多,但是这名队员却无法在短池比赛里游出更快的成绩。“我在查找原因时考虑了转身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而国义点了我一句话,节奏问题,是长短池转换训练不够、训练节奏的问题。我后来研究发现是长短池转换的时间问题和长短池游程中技术的控制问题,其次还有转身等技术细节问题。这一次对我触动很大,看得出来他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

  徐国义所带的运动员里既有以混合泳为主项的奥运冠军叶诗文,也有仰泳世界冠军徐嘉余,还有蝶泳名将李朱濠以及自由泳名将朱梦惠等,如何为不同项目运动员分别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徐国义在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徐国义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以及比赛的技术要求,及时优化和改进技术,以达到最佳划水实效。同时,他还根据运动员的不同目标要求调整顶层设计方案,根据项目和个人特点调整专项体能和技术的训练思路,并根据队员的不同性格特点调整训练思路和训练要求。

  徐国义为徐嘉余打造了世界一流的仰泳技术。让徐国义的妻子、同为国家游泳队教练的楼霞颇感骄傲的是他们在美国外训时,外教把游泳俱乐部里所有的运动员叫到一起,让徐嘉余做出发转身示范,并让他们向徐嘉余学习。在徐嘉余的印象里,徐国义一直在悉心为他打磨技术。“从2011年开始徐导就在不停地跟我强调技术,几项技术讲了六七年。即便2016年里约奥运会回来,我们还是在一遍遍改技术,一点点做磨合。”徐嘉余回忆说,“2013年底我天天看入江陵介的视频,向他学习。徐导看到我的努力,他根据我的技术特点,不断帮我完善技术,后来终于打破了入江陵介的纪录。”2015年徐嘉余进入瓶颈期,徐国义边着急边想办法,开始为当时身高1.86米、体重75公斤的徐嘉余增肌。他要求徐嘉余每天吃四五块牛排,就这样随着体重的增加,徐嘉余的技术也日臻完美。“徐导很厉害,他把我保护得特别好,时刻叮嘱我该怎么做,我不需要去担心训练中的问题,跟着徐导一起努力就可以了。”就在人们沉浸在徐嘉余摘得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100米仰泳冠军,为中国男子仰泳实现世界大赛金牌“零的突破”的喜悦中时,徐国义已经在总结分析他的比赛分段成绩以及动作频次和实效,研究如何帮助他更进一步。

  针对练混合泳的叶诗文,徐国义根据她4种泳姿的不同水平,为她量身打造差异化的成绩目标。2012年伦敦奥运会,徐国义对于叶诗文200米和400米混合泳的比赛技术要求是预赛、半决赛、决赛都要以自我为主,蝶泳和仰泳的技术要求是游出划水实效,仰泳注意调整呼吸为之后的蛙泳做好储备,蛙泳强调腿的效果以及保持身体稳定的高位,最后要发挥自由泳的优势,腿要加起来,尽情释放。同时考虑到400米混合泳的比赛是在奥运会游泳比赛的第一天进行,帮助叶诗文减压和专注比赛更为重要。在徐国义的悉心指导下,当时16岁的叶诗文收获了伦敦奥运会200米和400米混合泳的双冠。

  自信是徐国义给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林洪留下的深刻印象。这份自信源自徐国义对技术的锤炼,对队员的了解。在备战2012年伦敦和2016年里约两届奥运会的过程中,他与徐国义有过密切合作,也在技术理念方面形成很多共识。

  徐国义认为,训练比赛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运动员“身、心、性”的训练,要注重性格的培养和磨炼。好的性格和品质才能专注、自律、坚持、珍惜。优秀运动员需要达到“身体好、条件好、悟性好、性格好”的标准,奥运冠军还要有“特质”。林洪解释说:“身是指身体,心是指思维,性是指性格。身体的训练对于竞技体育来说是最基础的,而想要成为高水平的运动员要经过思维的训练,最高层级是性格的训练,要塑造性格和品质。徐导极为看重运动员的思维能力,因为奥运冠军其实就是人类在这个项目上达到的极限,这对于运动员的思维、执行力、智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极高。我们还总结出能否达成目标有三个关键点,即想了没有、做了没有、做好了没有。”

  一次在昆明进行高原训练时发生的事情给林洪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海埂基地的训练池被改成25米的泳池,徐国义要求两名队员在每一个转身出来使劲打水下腿,要做到出水后6个动作到边。要知道在高原上进行长距离训练时这样的要求有些严苛。其中一个队员能够基本完成,而另一个队员完成起来却有些勉强。林洪问徐国义可不可以“放放水”,徐国义坚持说不行。因为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在技术上的训练要求,更是对运动员意志品质的考验,不能轻言放弃。

  在林洪看来,优秀的教练员、运动员有很多,而徐国义帮助每个运动员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模式、技术结构、思维方式等,并塑造了成为优秀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也让他们成为最佳搭档,这十分难得。“每个运动员的条件、性格不同,而徐导总能因材施教,因此他带出了一波又一波优秀的运动员。他的因材施教源自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

  叶诗文也与林洪有同感。在她眼中,训练场上的徐国义自信、有魄力,同时能够因材施教。“我们组队员有各种泳姿,有长距离有短距离,他一个人要兼顾我们这么多人是很难的,但是他做到了这一点,能够在训练计划上平衡好。”叶诗文谦虚地向记者表示自己的技术不是特别好,但最为关键的是徐国义了解她的需求。“他很清楚每个运动员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他不会强迫我去做一些可能看起来划水效果特别好、特别到位、特别漂亮的动作,他知道我用那个动作反而会因为不舒服而游得更慢,他会让我在游得更加舒服的状态下更加伸展,我们一直在不断沟通和打磨技术动作。”

  “跟国际接轨,学习国外的科学方法,转变训练理念,路子是对的。不能照搬照抄,而要为我所用,融入自己的训练,毕竟我们更了解自己的运动员。”大胆地将不同于常规思考角度的观点和理念引入训练,博采众长并为我所用,让徐国义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正如郑瑶所言,徐国义是心无旁骛、克难攻坚、矢志奋斗、追求卓越的优秀教练员代表,他用一生的心血和付出,践行与诠释责任担当,彰显的是榜样的力量。

  在中国游泳功勋教练徐国义离开的这些天,同为国家游泳队教练的妻子楼霞慢慢融化着离别的伤痛,她把思念珍藏在心。然而所有的坚强都在孩子们一句“楼导,你还有我们”中消散,说到这里她哭了,哭得很伤心。

  徐国义常年在外带队训练顾不上家,连妻子手术时他也在带队,更不要说守候在身边照顾了。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热爱的游泳事业中,忽视了“小家”,但徐国义有一个温暖的“大家”。他有一个名叫“大家庭”的微信群。群里除了徐国义楼霞夫妻俩之外,一共有33人,都是徐国义亲自培养过的运动员。楼霞说:“把他们招进来我们就要负责任,虽然说有时候会很累,但是在孩子们取得成绩的时候,之前的辛苦、困难就都忘掉了,甘之如饴。”

  徐国义和楼霞没要孩子,他们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运动员,他们把运动员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培养。徐国义倾尽全力为孩子们铺就成功之路,他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该努力的时候全力以赴,不负青春。“工作中我是严厉的,训练场上执行力必须百分之百。如果有人偷懒,我不会惩罚他们,我会和他们讲道理。在你最需要努力的时候选择了安逸,对你和家人还有我都是不负责任的,你们要做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对于徐国义来说,执教26年来最得意的事情就是看着孩子们获得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他希望孩子们都能成为最伟大的冠军。跟着徐国义,孩子们学到了很多,无论是游泳技术,还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为人正直、谦逊低调的徐国义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孩子们则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成为众人称赞的优秀运动员。国家游泳队教练王爱民说:“国义的队员都很懂事、懂礼貌、上进心强,是具有一身正能量的好孩子。这和国义的教导息息相关,他总是先教做人再教训练。”训练场上,徐国义是说一不二的严厉教练,训练场外,他是耐心为孩子们熬阿胶的“徐爸爸”。因为游泳运动员每天泡在水里寒气重,温和的阿胶是很好的驱寒妙方。然而熬阿胶十分耗费工夫,精选的核桃肉、冰糖要先砸碎,再加上绍兴的黄酒、炒过的芝麻,所有食材要先在水里泡上48个小时,然后再炖上3个小时。明明有现成的阿胶膏、核桃粉、芝麻粉,徐国义都不要,为了保证质量,所有的食材他都亲手制作。孩子们退役后,徐国义又开始操心他们找工作和找对象的事情。徐国义的点滴付出孩子们都记在心中。徐国义生病后,孩子们变得更加懂事、自律,他们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楼霞一直记得,2015年底徐国义查出脑部肿瘤入院手术,两个曾经带过的队员陈慧佳、白安琪每天轮流到天坛医院给徐国义、楼霞送饭。正在训练中的叶诗文、徐嘉余不时发信息问候他们。去年底,组里在北京的队员一起到医院探望徐国义,他们送来了围巾,让徐国义注意保暖。叶诗文亲手做了点心给她的“徐爸爸”品尝。孩子们还把寓意“平安”的苹果装进袋子里送给徐国义,直到现在楼霞还留存着这个袋子。

  浙江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瑶回忆,去年11月徐国义动了第三次手术,需要长时间康复和治疗,但徐国义仍然心系泳池,只要病情稍有好转就马上回到游泳馆。郑瑶还说,到后期徐国义身体极度虚弱,睁不开双眼,与人交流也很吃力,唯有听到队员的训练情况时,眼睛才会变得明亮。徐国义以自身的言行感染和激励着队员们拼搏前行。

  在叶诗文的印象中,8年前出征伦敦奥运会时,徐国义没有给她任何压力。“徐导没有给我定目标和要求,没有说要拿什么成绩,游到多少,因为我还小,他不想给我太多压力。我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就想要去突破自己。作为教练,他会有很大压力,但是从来不会把这些压力传给我。”叶诗文回忆说,“400米混合泳赛前我很紧张,徐导就安慰我说没事,平时该练的你已经练得很扎实了。这时候就是要真正在赛场上较量一下,看看你到底有多少能耐。”

  心态轻松的叶诗文游出了4分28秒43的成绩,不仅收获了400米混合泳的冠军,还打破了世界纪录。心情激动的叶诗文颁完奖冲到徐国义面前,和他拥抱。“徐导也很开心,说很棒。而200米混合泳夺冠后,他还帮我总结,说前面游得有点紧,没有放开游。”对于叶诗文的双冠,徐国义并没有表现出和叶诗文一样的激动,同事们问他为什么这么平静,他只说这对于年轻的叶诗文来说是很好的经历,而对于他来说,他已经把能想到的、做到的全做了,双冠更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叶诗文告诉记者:“伦敦奥运会前我练得非常好,每周的强度都比教练要求的大很多。”

  训练中徐国义说一不二,这样的严厉让孩子们特别是男孩子都挺怕他。而对于女孩子,他会多一些疼爱。“比得很好的时候他不会上来就夸你、表扬你,因为他觉得这样很容易让运动员骄傲,他会淡淡地拍拍你的头,笑说,游得不错啊,赶紧下去放松,多放松多恢复。而你没有比好时他也会过来安慰你,安抚好你的情绪后再慢慢总结问题。”

  叶诗文也曾被徐国义严厉批评过。伦敦奥运会前的冠军赛上,因为想要参加奥运会4×200米自由泳接力,所以叶诗文报名参加了200米自由泳的单项比赛。“那次我游得很差,徐导当时很生气,开组会时当众批评了我,因为他知道我的实力不是那样的,他觉得我没有在比赛中拼尽全力,他对待比赛作风问题会非常严厉。”叶诗文说,“训练中徐导教会我们要更加专注,要懂得取舍。他每天都精神饱满地来到泳池,他觉得自己带训练的状态会影响到我们的状态,他对训练充满激情,我们也会充满激情。”叶诗文一直记得徐国义说的话,“状态是靠拼出来的,不是靠养出来的。”

  在叶诗文的成长过程中,徐国义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引领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走上巅峰,而在她经历状态起伏的那段时间,徐国义帮助她规划人生,支持她的决定,鞭策她的成长。“其实我的低谷有很长一段时间,最感动的是徐导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我,没有因为我在低谷而责怪我、对我生气,他一直都很耐心地关心我,安慰我说从奥运冠军到全国冠军,你都拿过了,其实不需要有很大的压力。”那时候叶诗文正经历发育期,经常失眠,心态也有了波动,徐国义想方设法请营养师为她科学搭配饮食,还和队医请教方法帮助叶诗文改善失眠状况。他也会告诉叶诗文要在训练上更加专注。看到叶诗文偷吃零食,他既生气又着急,但他又不忍心批评她。后来叶诗文到清华大学读书,徐国义要求她学习同样要竭尽全力,要和拿奥运冠军一样。回归泳池后的叶诗文更加享受游泳,徐国义依旧坚定地支持她,他对叶诗文说:“只要你想、你够努力,我就比你更努力,我们一起努力实现目标。”

  恩师的谆谆教导叶诗文都记得:“我们要做好自己,不留遗憾,我想这也是徐导希望看到的,他也会开心的。”

  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上,徐嘉余以52秒44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仰泳冠军,实现了中国男子仰泳在世界大赛上金牌“零的突破”。回到热身池后,徐嘉余在众人的掌声中径直走到徐国义的面前,把金牌挂到了恩师的脖子上,他哭着和徐国义相拥。徐国义爽朗地笑了,他双手捧着徐嘉余的脸说:“运气还可以,有点小紧张。”“全靠最后到边超级好。”“对,到边好,不错,抓紧放松。”

  为人低调谦逊的徐国义怕孩子们会骄傲,所以每每取得佳绩时他总会“吝啬”地给予表扬。楼霞说徐国义不希望队员张扬外露,他希望他们能够在泳池中表现出张扬和霸气,而不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特别是对于徐嘉余,徐国义格外严厉。

  在徐嘉余的记忆中,徐国义从不会当面表扬他,他总是从队友的口中听到来自徐国义的肯定。“徐导总是教导我们做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取得成绩时,徐导会打击我,他不想我被捧得高、摔得狠,他嘱咐我们要客观理性地对待外界的褒奖。”“不要嘚瑟”是徐国义对赛后的徐嘉余说得最多的线年的绍兴冠军赛时徐嘉余在拿到了200米仰泳亚军后便开始沾沾自喜,“有点飘”的他没能在后面的比赛中继续取得好成绩。从那次比赛以后,无论大赛小赛,每次比完赛徐国义都要告诫他“不要嘚瑟”。尽管在训练上徐国义对待徐嘉余很严厉,但他也会给予徐嘉余更多的鼓励。在徐嘉余2018年杭州短池世锦赛输掉比赛时,徐国义安慰他“没事的”。这些瞬间徐嘉余都记在心间。

  徐国义为徐嘉余打磨出世界一流的仰泳技术,为了给徐嘉余增肌,无论走到哪儿,他都每天坚持让徐嘉余吃四五块牛排,效果慢慢显现,徐嘉余的技术因此日臻成熟。徐嘉余一直记得有次外训时跟着徐国义去买菜的情景,“买肉、买菜他都挑最好的给我们,保证我们在外面训练时营养跟得上。”

  青春期的徐嘉余也有些叛逆,喜欢玩电脑的他被徐国义狠狠批评过。如今日渐成熟的徐嘉余愈发懂得徐国义的用心良苦。“徐导鞭策着我成长,他经常教导我们不要荒废青春,他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人生价值。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岔路口,徐导不断引领我在正道上前行,当我不小心拐到小路上的时候,他都会把我拉回来,帮助我在正道上越走越宽。”

  前些天,徐嘉余和父母通了电话,父亲嘱咐他要尽到儿子、徒弟该尽的责任,能多做些事情就要多做。2008年,徐嘉余进入国家队,和徐国义在一起的时间远比和自己父母相处的时间多。当时父母就把他全权交给了徐国义。徐嘉余说:“小时候不懂事,没有体会到太多的感情,直到进了国家队后天天和徐导在一起训练、生活,慢慢才知道其实感情已经分割不开了。”徐嘉余说没有什么事情比一块奥运会金牌来得实在,他希望自己能够为自己、为恩师实现梦想。

  “徐国义说过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但他是一个好教练、好老师,一生潜心钻研、忘我工作,为国家游泳事业心甘情愿地奉献一生、奋斗一生。”这是郑瑶对徐国义最中肯的评价。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